
详情
废水来源、特性与危害
在化工行业,有机合成、农药生产等过程中使用大量无机盐和含氮化合物,会产生此类废水;制药行业的发酵、药物合成工序,食品加工行业的腌制、发酵环节,以及印染行业的前处理和染色工艺,也是这类废水的主要来源。
2.特性
3.危害
直接排放会使受纳水体的盐度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高氨氮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过度繁殖,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体发黑发臭,破坏水生态系统。此外,高盐高COD高氨氮废水还会渗入土壤,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长。
处理技术
吹脱法:利用废水中的氨氮在碱性条件下以游离氨的形式存在,通过向废水中通入空气或蒸汽,使游离氨从液相转移到气相,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在pH值为11左右,水温升高时,吹脱效率可显著提高。但吹脱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氨废气,需进行后续处理,否则会造成大气污染。
2.化学处理技术
折点加氯法:向废水中加入过量的氯气或次氯酸钠,将氨氮氧化为氮气。在反应过程中,当氯气加入量达到某一值时,水中的余氯含量最低,氨氮浓度降为零,该点即为折点。折点加氯法反应速度快,去除效率高,但会产生氯代有机物等二次污染物,且氯气的使用存在安全风险。
3.生物处理技术
短程硝化反硝化:传统硝化反硝化过程中,氨氮先被氧化为亚硝酸盐,再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然后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为氮气。短程硝化反硝化则是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直接进行反硝化。在高盐环境下,通过控制溶解氧、pH值和温度等条件,可富集短程硝化反硝化菌,提高氨氮去除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源消耗。但盐度波动和水质变化对短程硝化反硝化菌的活性影响较大。
处理技术联用
挑战与展望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2008-2016 合众高科(北京)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京ICP备120288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