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搜索
搜索
1

1

国内废盐资源化相关技术进展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4-29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国内废盐资源化相关技术进展

【概要描述】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4-29
  • 访问量:0
详情

国内外对废盐的处理利用技术主要有两类,即无害化和资源化。无害化指消减或消除废盐中有毒有害成分以降低环境风险,典型的技术包括焚烧、填埋和排海等。

 

填埋是将废盐经过混凝土等固化后,按照填埋技术规范送入刚性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焚烧是将废盐加热到900 ℃,无机盐熔融流入炉底,经冷却后回收,有机物在高温下挥发和分解。由于废盐熔点区间波动大,在焚烧处理过程中极易发生结渣、结块等不利现象,影响工艺稳定性。

 

一些临海国家采取废盐无害化处理后倾倒入海洋,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具备实施条件。在此背景下,废盐的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成为废盐的必然出路。

 

 

 

 
01
国内各类资源化利用技术及优缺点对比
 

 

资源化指运用集成工艺对废盐进行二次处理,其获取的副产盐再加工处理后作为工业原料、助剂进行循环利用。

就国内而言,废盐的处理更倾向资源化利用,其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热处理、洗涤分离、复分解、高级氧化等,其中以热处理的工业化程度最高。各方法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图片

 

综上,不同行业因其生产工艺不同,产生的废盐属性在纯度、色度、有机物含量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需进行区别处理。

 

 

02
推荐的废盐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流程
 

 

1. 预处理:将废盐进行预处理,如大块破碎等。

2. 焚烧或热解:将预处理后的废盐进行焚烧或热解,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害物质,并回收其中的热能。

3. 溶解:将焚烧或热解后的废盐溶解在水中,形成盐水溶液。

4. 净化:对盐水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如悬浮物、重金属等。

5. 浓缩:将净化后的盐水溶液进行浓缩,提高盐的浓度。

6. 结晶:将浓缩后的盐水溶液进行结晶,形成盐晶体。

7. 干燥:将盐晶体进行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得到纯净的盐产品。

具体的处理流程应根据废盐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进行确定,废盐综合利用项目的处理流程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

 

 

03
工业废盐资源化产品管理
 

 

废盐资源化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纯净的工业盐,在降低总有机碳含量(TOC)后,即可进入市场流通。以江苏某化工企业与临近某氯碱厂签订废盐接收指标为例,资源化产品的主要考核指标见下表。

图片

资源化产品可回用于两碱、道路、印染、建筑、冶金、皮革等行业,下表列举了资源化产品的利用途径。对于氯化钠型废盐来说,由于其产量大且成分简单,经适当处理后可回用于氯碱工业和融雪剂等,对于硫酸钠型废盐,可处理后用作元明粉或硫化碱。

图片

我国两碱行业用盐量最大,每年NaCl用量可达4000余万t,是未来大宗废盐资源化产品的主要出路。有机物和氨氮是资源化产品的主要控制指标,但目前资源化产品缺少相关的国家、地方通用标准和行业流通标准。

现今在建项目多数按照GB/T 5462—2015《工业盐》作为产品标准,但针对前述分析讨论的特征因子TOC、氨氮和重金属等,该标准未作规定。另外,2019年4月起,《煤化工副产硫酸钠》《煤化工副产氯化钠》《草甘膦副产工业盐标准-氯化钠》等标准正在制定中。

另一方面,从资源化管理的角度来看,现阶段部分在建项目依据HJ/T 176—2005《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 技术规范》设计建设,二燃烧室气相高温区停留时间、炉渣热灼减率、出口烟气氧含量以及急冷区滞留时间等均按该标准选取,废盐有机物热处理等技术的相关标准规范也亟待建立。

 

04
废盐的资源化前景和建议
 

 

1、优化各行业生产流程,源头降低废盐产生量

由于废盐品质一般较差,其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为此应首先考虑对化工废母液等进行“去毒”,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回收率、增加预处理等措施,大幅削减废母液中的有毒害物质含量,从源头降低废盐的污染物。

2、完善相关法律标准,推荐废盐资源化应用

我国尚缺乏副产工业盐系统利用处置的相关技术规范,以及处理后的精制工业盐产品对标标准。目前来看,建议加快制定副产工业盐热处置技术规范,规定处置过程的装备要求、技术路线、污染防治以及处置后盐的有害物质控制要求。同时,根据处理后精制盐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建议处理后工业盐的产品标准可与两碱行业联合制定,根据副产工业盐的来源及所含杂质明确处理后产品中有毒害物质含量限值。

3、创新监管措施和机制,促进工业盐专业化处置

为更好地解决副产工业盐问题,建议以园区为单位,鼓励企业设副产工业盐资源化处置利用中心,对副产工业盐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副产工业盐利用处置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尤其是在江苏、山东和浙江等农药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根据化工企业数量、分布,副产工业盐生产及处理置情况进行集中布点,对园区乃至周边区域的副产工业盐统一规划、集中处理。

4、制定先进技术和产品名录,合理开发新技术新装备

对副产工业盐资源化利用给予政策支持,制定发布副产工业盐利用处置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名录,推动开展副产工业盐循环利用技术应用示范,加快推进副产工业盐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工艺进步和成熟。鼓励研发并应用示范能低成本有效去除废母液中机污染物的技术,开发高效、低能耗的副产工业盐有机物处理装备。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工业废盐资源化项目的不断投入,现有的技术问题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未来工业废盐处置行业将逐步形成成熟稳定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来源:环保知识资源库)

 
 
END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我们 丨 加入我们 

友情链接:北极星节能环保网 丨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丨中国煤化工 丨中国脱盐协会

战略合作单位:奥测世纪

这是描述信息

版权所有@2008-2016 合众高科(北京)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京ICP备12028887号